关于州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52119号建议的答复
吕志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的建议”建议已收悉。您的建议很好,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16年以来,州委州政府把解决全州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筹措资金力度大,受益人口多。截至2022年底,全州已建集中供水工程4057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22处、千人以上工程252处、千人以下工程3783处),全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2%。
(一)加强供水规划编制。水利部门按照“同水源、同水质、同管网、同水价、同服务”的思路,组织县市编制完成了《县级“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依托现有或拟建的水库为水源,通过城镇水厂管网延伸、扩建乡镇水厂、新建联乡或联村供水工程,通过构建“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的农村供水体系,不断推进我州“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建设进程,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州人民政府建立了由分管副州长为总召集人,州政府副主任、州水利局局长为召集人,相关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也相应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完成好农村供水建设管理、水质检测、水源保护等相关工作,形成齐抓共抓的合力。
(三)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向城郊乡村延伸。目前我州已接入城市供水管网的城郊结合部的乡村66个,城市供水延伸至城郊村管网长度305.67公里,覆盖城郊村人口9.51万人。二是积极谋划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着力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及供水质量,积极谋划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比如吉首市2023年计划实施三岔坪村供水工程、庄稼村供水工程、寨龙村供水工程,计划新建供水管网40公里(含接户管),当前工程已挂网招标,预计5月31日开标,6月进场施工;大兴水厂正在进行一期建设用地征收工作,计划今年完成设计工作;已实施的矮寨水厂已完成主体建设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镇区供水主管管道安装(5公里),完成镇区居民一户一表安装等工作;马劲坳镇供水工程已完工,完成管道安装10.8公里,溪马、康云、新湾三个社区共1114户的一户一表安装工作已完成,全镇区已用上城市自来水;社塘坡供水工程已完工,完成管道安装2公里。三是强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项目。2021年来,水利部门强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项目建设,先后实施了花垣县五龙冲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永顺县松柏水厂、塔卧水厂、砂坝水厂,保靖县毛沟镇水厂,凤凰县腊尔山台地规模化水厂等规模化供水工程;2023年拟建凤凰县竹山水厂、永顺县石堤水厂等规模化供水工程,不断提升我州农村规模化供水能力。
(四)建立健全管护机制。2015年,州政府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州政办发〔2015〕9号),8县市政府也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办法》。同时,探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管护制度,按行政区域将涉水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整体打包给企业管理,将从事涉水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社会主体统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范围。制定完善社会资本和专业化企业有序参与涉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政策措施,保障管护主体合理受益,形成多元化管护格局。
(五)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近年来,上级对农村供水保障项目资金投入十分有限,2021年仅下达944万元,2022年和2023年无专项资金下达。水利部门积极努力,通过整合资金、地方债券等渠道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同时,通过市场运作,引进首创、博世科等企业参与农村供水项目建设与运营,不断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市场运作,不断推进我州“三化”进程。
签发领导:陈海波
经办人:饶伟术
联系电话:13974399391(手机)、0743-8735049(办)
湘西自治州水利局
2023年8月17日